当前位置: 聚焦 > 详情
夯实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、制度和教育基础
2023-05-09 06:20:22    经济参考报


【资料图】

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,也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。伴随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,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,如极端气候事件、土地退化、水资源短缺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。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福祉,也危及着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。因此,积极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与目标。

我国作为农业大国,历来十分注重农业绿色低碳发展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全面推进,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。《“十四五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》提出“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,走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”的目标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“推动绿色发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,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。

在一系列政策方针的强力推动下,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。2021年,全国农用化肥、农药使用量分别为5191.3万吨、24.8万吨,比2015年减少13.8%、16.8%;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%,比2015年提高23个百分点;农业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,单位农业GDP碳排放远低于美国。然而,不容忽视的是,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依然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、制度创新滞后、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等诸多挑战,需要多措并举、积极应对。

一是夯实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基础。科技是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动力,也是农业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关键因素。首先,加大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。深化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调控方法研究,突破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和方法工具,加强科学研究基础设施、生态资源监测系统等建设。培育适应气候变化、节水节肥节药、抗逆抗病抗虫、高产高效高质等特性的优良品种。攻克重金属及面源污染治理、退化耕地修复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、种养结合、农田固碳扩容、绿色农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。其次,加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科技集成创新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、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平台,推动不同领域、不同层次、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的深度融合和创新集成,形成适应不同区域、不同作物、不同生产方式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模式。最后,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。支持涉农院校、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牵头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、创新水平高、科技支撑力强的绿色低碳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装备。探索建设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成果相配套的推广机制,打造全方位全链条的科技支撑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运行模式,解放“锁在柜子里的科技成果”,推动科技成果入企进村落户。

二是夯实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基础。制度是解决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制约因素的根本保障,也是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的有效手段。首先,构建协调统一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。制定和完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,明确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原则、主要内容、法律责任等,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法治保障。制定和完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技术标准,统一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要求、监测方法、评价指标等,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制定和完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管理标准,规范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管理流程、工作程序、考核奖惩等,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管理保障。其次,建立因地制宜的农业面源污染、碳排放、碳汇监测评估体系。结合国家和地方实际情况,制定全面、科学、可操作的农业面源污染、碳排放、碳汇监测评估方案,明确监测目标、内容、指标、方法、频次、范围等要求,构建覆盖全国主要农业区域和流域的监测网络和评估体系。建立健全监测评估数据管理平台,完善数据采集、传输、存储、共享、应用等管理制度,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和价值。及时编制并发布监测评估报告,向社会公开透明地展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进展和成果。最后,完善“政府有为、市场有效”的农业绿色低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。结合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,不断完善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政府补偿制度,创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差异化支持措施,特别要将政府补偿金额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、农业减排增汇程度紧密挂钩。同时,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排污权交易、农业碳交易、农业水权交易、农业用能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,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交易活动,通过价格杠杆和市场竞争优化农业资源配置、强化农业环境治理,增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。

三是夯实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教育基础。教育是培养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人才的主要途径,也是普及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重要环节。首先,建立系统完整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体系。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,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,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,统筹规划和协调安排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的内容、形式、方法等,形成覆盖全民、贯穿全程、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教育格局。同时,加大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的投入和支持,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,提高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的可及性和质量。其次,完善专业化多层次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人才培养模式。针对不同领域、不同层次、不同需求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人才,制定差异化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,因人制宜加强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的教学,培养创新精神强的理论型人才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。同时,加强新农科建设,推动农业与生态、环境、能源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,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和综合素养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人才。加强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人才的引进和培训,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,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。最后,探索有效有力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教育激励机制。建立健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教育工作的评估和考核制度,对表现良好的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给予奖励和支持,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。同时,加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的宣传和引导,充分展示我国在这一领域展开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突破创新,增强全社会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程度和参与程度,助力形成良好的氛围和文化。

(作者系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)(□何可)

关键词:

上一篇:【全球速看料】深圳楼市:这些房产短期可能贬值,请抛售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