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聚焦 > 详情
“弹花匠”钟宗桂引入机械提高效率,丰富经营品种:与时俱进“弹”出人生变奏曲
2023-08-13 11:53:13    江门日报


【资料图】

钟宗桂在制作棉被。

□文/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华炽

今年50多岁的江西人钟宗桂在江门拼搏近三十载,开了一家棉被加工店,凭着弹棉花的手艺,不但供孩子完成学业,也让自己有了一批忠实的“粉丝”。他与时俱进,引入机械提高效率,同时将产品从单纯的棉被拓展到蚕丝被等领域。

凭着传统手艺异乡创业

在钟宗桂的回忆里,他是被爷爷“强迫”着学弹棉花的,学了3年出师后,便随着家里的长辈一起出去接活。可是,在江西老家,弹棉花这门技艺并不鲜见,生意不太好做。1995年,乡邻纷纷选择到广东闯荡,钟宗桂的心也活络了起来,和妻子来到江门奋斗。“刚来江门,我就在蓬江区杜阮镇一条村里开了一家棉被加工店。”钟宗桂说。

纯手工制作棉被的景象十分吸引人:榔头敲击着弓上的弦,棉花翻滚恰似云海雪涛,随之响起极富韵律的敲弹声。棉被加工店初开,周边村民被钟宗桂弹棉花的动作所吸引,这也是钟宗桂赢得村民信任、收获“流量”的开始。“做产品最需要的就是信任,刚开始因为我们是外地人开店,大家都有距离感。可是只要我做棉被,总能吸引到一些人来看,也开始有人买我做的棉被,口碑就渐渐做起来了。”钟宗桂自信地说,“我是跟着爷爷学的本事,我也相信自己的本事。”果不其然,随着生意越做越好,钟宗桂把店铺从村子搬到了镇上。

在钟宗桂的悉心教导下,妻子也掌握了弹棉花这门技艺,可就算夫妻俩共同开工,也很难应对越来越多的订单。“主要是纯手工的效率太低了,一般一天只能做一床被子。”钟宗桂说,于是他决定引入机械提高效率。他指了指摆在显眼位置的两台机器说,“这是开花机,那是弹棉机,有了它们的辅助,我们一天最多可以做5床棉被。”机器的加入并没有让棉被的质量失色多少,钟宗桂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,“机器只是辅助,把一些耗费时间的工序缩短了,主要技术还是在人”。

愿意将技术传授给他人

如今,钟宗桂的三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,从事不同的工作。但是,钟宗桂从未想过将弹棉花这门手艺传下去。“一则我没有老一辈那种非要把手艺往下传的追求,二则生意确实很难做。”钟宗桂说,以一床棉被为例,现在售价大约每公斤60元,一床棉被约5公斤,但这300元里包括材料费、人工费以及铺租水电等开销。更为致命的是,随着线上销售的兴起、消费主体的更新迭代,棉被的消费群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。春夏是淡季,一个月只有三四床棉被的订单。即使是秋冬旺季,订单也不多,年轻消费群体多倾向于空调被、蚕丝被等更为时尚的选择。

钟宗桂表示,制作棉被除了选棉外,还有开花、铺棉、弹花、磨棉等步骤,相当辛苦。“孩子没提过想学,我也没想教,因为太累了。”钟宗桂说,若是没有机械辅助,完全用古老技法会更累。“弹棉花家当不多,一把弹弓、一张磨盘、一个弹花槌和一条牵纱篾,便可以开工。”钟宗桂说,虽然工具不多,但传统手工棉被制作对工艺十分讲究,一床棉被要经过钩、弹、压棉、牵纱、揉棉多个步骤才能最终成型,看着简单,做起来却耗时劳神。“我这个‘弹花匠’和棉花打了一辈子交道,不想孩子受这个苦。”钟宗桂说,不过,若是有人想来学,他会倾囊相授。“传统技艺不但对腰力、臂力等身体素质有要求,还要有耐心、够细心。不过,现在有机器辅助后,门槛低了,有心学的话,很快就能掌握。”

如今,为了适应时代潮流,钟宗桂也做起了蚕丝被等产品,并开了一家床上用品店,也萌生了再拼几年就回老家安享晚年的想法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梁朝伟私生子风波后首露面!回国与富婆喝酒聚会,紧贴合影心情好
下一篇:最后一页